上期報導的「雪山隧道」開通、「機場捷運」動工等議題,是延伸大台北的資產價值,就在7月1日,全球海拔最高的中國青藏鐵路正式啟用,使北京與西藏直接銜接起來,這項重大的公共工程不但改變了空間,更是中國戰略軸心的西進,預估每年將帶來高達240億台幣的觀光收益,但也引發影響環保生態、人文地理的嚴重疑慮。
以同樣角度來看台灣,民國79年郝柏村南下夜宿高雄石化工業區化解環保抗爭民怨,承諾高雄煉油總廠25年內遷廠,最後期限距今還有9年,截至目前,中油已將五輕拆掉18座煉製工廠,僅剩的28座拆除後,預估全國經濟總產值及附加價值將損失4,256億元,並且喪失16.3萬個就業機會,幾乎等同於半個基隆市人口。這幾年的國內政治氣氛下,環保的力量一直抬頭,經濟卻該如何是好?當7/5北韓試射飛彈又引起原油價格飆到75美元,但台灣的石化相關股表現不如國外,Why?是不是有「長線的憂慮」..............
▲top |